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本週預定進度

目前比較重要需要與Paul Kind學生討論的議題
1. 確定中英文名字,及其他訊息(如去多久了,論文題目,大學及碩班所學等)
2. 確定TTO訪問時,哪些項目/內容,訪談者可說明;哪些毋須說明。
3.unconscious的訪問說明定義
4.討論The measurement and valuation of health status using EQ-5D: A European perspective書中What concepts does the EQ-5D measure?Inten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單元中的內容,以確定未來若受訪者提出健康狀態相關問題時之說明解釋。

本週預定進度
1.修改TTO訪問稿內容說明簡化與增加事前說明,週五前完成。
2.今天寫信給EurpQol關於unconscious的訪問定義 與Paul Kind學生預約討論時間 ,已寄出。
3.研讀what concepts does the EQ-5D measure? Inten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單元
4.補充之前BLOG訪問未完成之部分與內容修改,週五前完成。
5.實地測驗對象目前尚未預約,目前預計先將前述事項全部完成再訪問。不過週四上午會跟李晏討論一下TTO的訪問稿。

Monday, February 26, 2007

EQ-5D-5L

目前只找到這篇由美國學者所發表之文章,但本研究的健康狀態的5個嚴重程度分類並非EuroQul Group的官方認證版本,試摘錄重點如下:

Psychometrics Comparison of the standard EQ-5D to a 5 Level Version in Cancer Patients
A. Simon Pickard, Maria C. De Leon,Thomas Kohlmann, David Cella,and Sarah Rosenbloom.
(Medical Care • Volume 45, Number 3, March 2007)

將EQ-5D描述系統的每個dimesion的嚴重程度量尺由3類擴大至5類之原因:
(1)可以改善描述系統本身的能力,可靠地區辨不同嚴重程度的健康狀態並偵測在健康狀態上的改變。
(2)根據調查程序模式,太少的回應選項會降低受訪者區辨不同健康嚴重程度的能力,但給予太多選項時,受訪者則可能無法可靠地區辨健康狀態的程度。

研究目的:
(1)是否由EQ-5D標準版(簡稱EQ-5D-3L)的3類選項擴大至5類(簡稱EQ-5D-5L)可增加描述系統的豐富性並改善對不同嚴重程度的健康狀態的區辨能力。
(2)檢測每個EQ-5D版本在癌症患者的心理計量特性。

工具:
美國英語版EQ-5D-3L與實驗版EQ-5D-5L(非EuroQol的官方版本)與標準版EQ-5D VAS.

本研究之EQ-5D-5L:
Level 1 ( ie, no problem)
Level 2 (“slightly” for anxiety/depression and “ slight” for the remaining 4 dimensions.)
Level 3 ( ie, some problem.)
Level 4 (“very” for anxiety/depression and “a lot” for the other 4 dimensions.)
Level 5 ( ie, extreme problem)

Discussion:
(1)擴充每個dimension選項的最大動機是因為可以改善對不同嚴重程度健康狀態的描述能力,減少樣本數的需求。 EQ-5D-3L的相對效率係數(relative efficiency ratio )為1.26,EQ-5D-3L需多出EQ-5D-5L 26%的樣本數才能與EQ-5D-5L達到相同的Power。
(2)EQ-5D-3L 與 EQ-5D-5L 兩者在癌症患者族群上都得到效度(validity)上的支持。
(3)本研究亦提供單一項目的面向結構(single item dimensional structure)的信度(reliability)支持。兩版本間約有5%的回答結果不一致(inconsistent),不一致的回答暗示著僅有非常少數比例的受訪者不了解訪問目的或缺乏足夠的練習。

未來方向:
(1)5-level EQ-5D較標準的3-level EQ-5D在癌症病患上具有較大區辨性,但運用在其他病患族群則更需要進一步資訊。
(2)本研究並未檢驗ordering effect, 未來研究應儘可能地將ordering effect納入研究中。

此研究為非正式版是因為文獻首頁標註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work are th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EuroQol Group. The 5L version of the EQ-5D was an experimental prototype and is not an officially recognized version distributed by the EuroQol Group.
此研究雖非EuroQoL官方正式研究不過卻有獲得EuroQul group部分經費的支持。

Letter From Paul Kind :
The EuroQoL Group is currently planning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levels per dimension from 3 to 5. This will enlarge the descriptive classification and hence the problemsof valuation. A separate Task Force has been set up within the EuroQoL Group to tackle the design of new valuation methods suitable for the enlarged classification. We expect that this work will be completed in time for us to encourage and conduct new valuation studies in 2008.

This leaves researchers such as you and your colleagues in Taiwan with the task of conducting valuation studies on the existing 3-level descriptive system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本週相關事宜

昨天的討論結果:
(1) 將工作遭遇之困難隨時紀錄於BLOG
(2) 匯整每週的進展與任務
(3) 事先與受訪者預約討論或測驗時間

本週預定完成之進度的進展狀況
(1) TTO訪問稿內容定稿:大致完成仍須針對細節修改
(2) Time Board 製作:Time Board製作已完成 (主要以A4大小製作Time Board的版面,搭配移動式的色帶條)
(3) unconsciousness的訪問定義:尚未找到相關文獻
(4) TTO method的訪問程序修改完整:待TTO訪問稿定案後再一併修改

目前訪問遭遇之困難與處理
(1) 訪問個案難尋:其他研究助理皆有自己的工作要處理多無法配合,一般學生的話可能也得要另外跟對方約。
(2) unconsciousness的訪問定義以及針對受訪者認為預測試之EQ-5D健康狀態五個面向間的矛盾點:其餘訪問間的詳細問題年後再補充,目前已找到一份資料有提及這點,或許還需要花時間找出該份資料中有列出的相關文獻閱讀,研究其他作者在這方面的觀點,以套用到訪問時可對受訪者解釋。
(3) 思考如何在不違背TTO的基本精神,「死亡」這個名詞如何不突兀地應用在訪問中,讓受訪者能夠樂意接受訪問。
(4) 訪問過程中請受訪者憑自己對健康狀態描述的字詞的瞭解來回答問題。

註:Paul Kind所推薦的博班學生已取得聯繫,對方很樂意與我們進行討論,年後可以Skype討論,時間日期未定。

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王老師對於使用TTO的看法與建議

王老師對於使用TTO方法的看法與意見:
TTO之所以可以廣泛應用於西方國家,來自於西方國家能夠以較為開明的方式看待「生死」,由於國情不同,東方國家對於「死亡」的話題多有顧忌,TTO的方法在訪問過程中直接觸及「死亡」的議題,容易造成年長者及其親屬之排拒與不滿,因而無法施行。而Standard Gamble過去曾於泰國實際訪問研究過,普遍受到民眾接受,因為Standard Gamble可以告知民眾其預期壽命有多長,而不似TTO只告訴對方只剩下10年的壽命,在帶有「賭博」的性質之下,多數人都很樂意接受訪問,因此,比較適合應用於台灣的環境。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本週預定進度

1.TTO訪問稿內容定稿
2.unconsciousness的訪問定義
3.Time Board 製作
4.TTO method的訪問程序修改完整


註:
詢問研究者有關於Time Board如何製作與unconsciousness定義之E-mail已寄出

Friday, February 09, 2007

TTO方法訪問測試

昨天測試兩位同學
主要採用西班牙Badia等人(2001)的訪問程序
主要分成三個部份
第一個部份利用EQ-5D分類系統請受訪者自填目前健康狀況並在EQ-VAS量尺上標示出目前整體的健康狀態。然後給予受訪者13張健康狀態卡片請其依據其喜好排序,再從中排入「死亡」,並可重新調整排序。第二部分則為TTO的部份訪員自填。第三部份則為社會人口統計學資料等。

訪問時間:第一位花費58分鐘,第二位花費33分鐘。

訪問過程產生的問題:
(1)訪問過程中必須請受訪者排序時注意描述的健康狀態在五個面向上的變化差異(如無法、有些、沒有等)以及兩種欲比較之健康狀態的時間變化(如過程中利用死亡 vs. 處在A健康狀態10年讓受訪者判別該狀態對他而言是「較死亡為佳」或是「較死亡為差」,若選擇為前者即詢問受訪者會選擇處於甲完全健康5年或處在乙健康狀態10年,若選擇乙健康狀態十年,則改問他會選擇處於甲完全健康狀態6年或處於乙健康狀態10年,以此類推),讓受訪者可以感受到狀態甲與狀態乙在時間比較上之改變。
(2)健康狀態釋義問題:如「無意識」的定義,由於EQ-5D分類系統僅將健康狀態程度分為三類,如『沒有疼痛或不舒服』、『中度疼痛或不舒服』及『極度疼痛或不舒服』,當受訪者認為只有輕微疼痛或不舒服時,請受訪者依據目前感覺選擇最符合的答案。
(3)同學B的訪問中發現在兩個選擇中一為處在「沒有四處走動的問題、沒有照顧自己的問題、有些從事日常活動方面的問題、沒有疼痛或不舒服、沒有焦慮或沮喪」的健康狀態 (B)10年直到死亡與完全健康(A)5年.、6年以此類推至第10年然後死亡,他都認為B的健康狀態較處於完全健康A的狀態生活較為有趣,但若就訪問稿的程序顯示應該重複詢問直到「= 符號填入」或 ‘x’ (選擇B) 與 ‘v’ (選擇A)相鄰,但就同學B的回答從第五年後直到10年量尺的標記皆為 ‘x’,如此一來這題顯然無法結束,解決方式為仍持續訪問至第10年,忠實紀錄受訪者的回答後進入下一題。
(5) 訪問時間長短取決於受訪者對選擇間的猶豫程度,越是無法決策,時間相對就越長,為無法控制之因素。